应急管理部于2022年8月17日(星期三)上午10时在西郊宾馆举行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通报7月份全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形势,应急管理部安全协调司司长汪崇鲜、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监察专员李豪文、安徽省应急厅厅长张海阁和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斌出席发布会,介绍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监察专员李豪文: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长期以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自今年4月初,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以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措施,狠抓贯彻落实,取得了初步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树牢。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召开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通过举办安全生产专题报告会和党校专题培训班,以及组织学习集中观看《生命重于泰山》电视专题片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做到新任职的领导干部安全专题教育培训全覆盖,进一步强化"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特别是增强了三重压力"之下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坚定性。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和部门单位的主要领导同志亲自上手,亲力亲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两个根本",加快推动解决了一大批涉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制等突出矛盾问题,安全发展的基础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二是安全生产责任不断压紧压实。从地方层面,目前全国有21个省份的党委政府制修订了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任务清单";有18个省份将安全生产纳入了党委的巡视内容;全国所有省份将安全生产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考核内容,其中还有23个省份提高了考核权重。
从国家层面,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中有35个成立了本系统或本部门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部门"三管三必须"的安全监管责任。
从企业层面,通过开展以"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组团为企业开展专家指导服务,以及挂牌督办、警示约谈和严肃事故查处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三是安全专项检查扎实开展。目前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仍然在深入进行,同时深刻吸取一些地区和行业领域发生的典型事故教训,在全国深入开展经营性自建房和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两个"百日行动",聚焦工贸行业钢铁、铝加工、粉尘涉爆等行业重大隐患和重点事项,开展百日清零行动,突出煤矿9个重点市,4个重点企业和非煤矿山8个重点省份、31个重点县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攻坚。同时,还完成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今年的首轮部级督导核查,深化"消地"协作,实现了近7000个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的全覆盖检查。据统计,在全国共排查治理了突出问题隐患近16万条,并且对集中治理的地区还开展了中期评估。
四是安全生产源头防范治理持续深化。应急管理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建设项目安全风险防控指南,目前,大多数地区普遍建立了新开工的化工基地、新上的重点危化品项目联合审批机制,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和论证,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应急管理部和国家矿山安监局针对贵州今年以来发生的重大事故,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专家组进驻贵州,到目前仍然在贵州开展系统性的督导帮扶。会同生态环境部,针对一段时间以来环保设施事故多发的问题开展了专项督导,着力推动解决环保设施相关工艺标准的安全缺陷问题。在煤矿上,着力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目前全国累计建成了800多个智能化的采掘工作面。在源头治理上,还表现在各相关部门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严厉依法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瞒报谎报事故,以及违法转包分包,以及违规挂靠资质等一批典型案件得到了查处。
五是安全监管力量得到强化。各地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意见,着力解决安全监管执法"人少质弱"的问题,在这方面,一些地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比如,江苏省全省增加了1087个行政编制,使全省安全执法监管人员比重达到84.8%,提前超过了中央规定的75%的比例要求;北京市为全市的基层乡镇街道配备了近5000名安全协管员,陕西省监管执法人员的编制增加58.8%,安徽省全省的安全监管力量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其他地市,包括山东青岛、济宁,吉林省吉林市,浙江温州,四川泸州等地在监管执法力量的建设上也走在了全国前列。
为提高执法监管人员的能力素质,各地还普遍建立实施安全监管人员人才培养计划。今年以来,全国培训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约18万人。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的权威,按照国家部署,目前全国有17个省份实现了执法人员统一着装,到年底所有省份将全部配装到位,一些省份,比如广东,还专门安排了1152万元专门用于解决基层执法车辆难的问题。
以上几个方面,应该讲进展也好,成效也好,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总的来看,当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任务依然繁重。所以,在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上必须一招不让,持续发力,有效防范和解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切实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